熱門資訊
膜結構丨燁興—惠州中海廣場ETFE天幕膜結構工程進度介紹
惠州中海廣場ETFE天幕膜結構項目是由燁興負責總體方案設計并具體落實施工,方案經過多...
17年經驗資深膜結構工程師安裝指導,高效加工,領先使用硅膠條材質打造。
燁興膜結構-以匠心,筑精品
景觀建筑丨被“壓扁”的不銹鋼憨豆
1 月 31 日,位于美國紐約市倫納德街 56 號的施工腳手架、護欄被拆除,并由此揭開了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在這座城市的第一件永久性公共藝術作品。這件雕塑作品約 14.6 米長、5.8 米高、40 噸重,其坐落于曼哈頓下城去翠貝卡街區(qū)(Tribeca)的住宅塔樓之下。
該雕塑藝術如氣球一般輕輕落在人行道上,并試圖“擠入”公寓塔樓的懸挑之下。這種與大樓的互動為藝術品注入了動態(tài)感,創(chuàng)造了一種“雕塑與建筑間前所未有的合作”。
倫納德街 56 號大樓以其堆疊的獨立住宅單元而聞名,因此這棟建筑也有著“疊疊樂大樓(Jenga Tower)”的昵稱。這棟塔樓由錯落的樓板組成,由此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懸挑空間及露臺,從而增加了可供居民使用的空間。雖然塔樓體量龐大,但是其形態(tài)的變化則旨在賦予建筑以獨特、近人的形象。建筑底部的設計意在通過不同大小的單元以呼應翠貝卡地區(qū)的特征,并反映了不同的街道尺度。
翠貝卡街區(qū)為紐約市畫廊的集中地,而這個尚未命名的作品也很快成為這個區(qū)域的藝術愛好者最受喜愛的打卡地點。
公共藝術作品可以通過在博物館之外的公共領域與公眾自由互動,由此塑造一座城市的特征。在 2017 年,由艾未未于華盛頓廣場公園策劃的新展覽探索了防護圍欄作為公共干預媒介的概念,并由此審視了處于邊界的張力、矛盾、以及被排除在外的“異類感”。在第 12 屆時代廣場情人節(jié)心形設計大賽中,MODU 以及 Eric Forman 工作室聯手打造了“立方之心(Heart Squared)”,也由此成為致力于傳遞愛與多樣性的公共作品。
推薦閱讀
- 2023-04-08工業(yè)建筑丨CCI 辦公室
- 2023-04-07氣膜建筑丨糧食“住”進氣膜倉
- 2023-04-06居住建筑丨爪哇屋頂+旋轉房間
- 2023-04-04體育建筑丨透明“外衣" 體育中心
- 2023-04-03景觀結構丨海口灣的落日紐帶
- 2023-04-01膜結構丨在稻田中相遇、相聚